本文要旨:“市场化人才评价,市场化人才培养和选拔是人才工作取得重大的突破的必经之途。纵观我国目前各类人才选拔使用以政府推动的形式终究难敌美国市场化模式。要实现人才国际竞争力,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专家学者把脉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
“一些人才试验区建设盲目跟风,一味地拼资金、拼优惠政策,千区一面、恶性竞争,政策的实质性突破并不多见,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在不久前举办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政策创新专题研讨会上,有专家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的调查,全国30多个省市几乎都提出了要建设人才试验区,数量近百家。政策创新是人才试验区的鲜明特色和最大优势。人才试验区如何引领人才政策深化突破?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
找准人才关注的需求点
去年12月,无锡成功引进英国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理查·罗伯茨,与当地的民营企业合作成立生物科技研究院,依托研究院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
一个地级市何以能引进世界顶尖人才?无锡市人社局副局长胡逸亲自参与了这次大手笔运作。一个细节令胡逸至今难忘:在与理查·罗伯茨谈判的时候,罗伯茨反复地问他,“我到无锡来能干什么?”
“这给了我们一个重大启示,政策创新要找准人才关注的需求点、兴趣点,找到他的用武之地在哪里。如果你出台的政策,他根本用不着,再好的政策也是白搭。”胡逸说。
“如果一个人才仅仅是冲着几百万元的政府资助而来,那么这个人究竟是不是人才就要打一个问号。”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沈荣华的 调查发现,83%的海归不是为了钱而回来的。“能否留住一个人才,要看他的事业能不能发展起来。政策创新要重点从人才事业成功的各种要素入手。”
“每一种政策都是有厚度的,改革者往往在这厚度里做文章。”中国人才研究会顾问王通讯认为,“每项政策逼近临界状态的时候,总是存在一个灰色地 带。好像不行好像行,向前一步,不行的行了就是创新。政策创新要聚焦这些灰色地带。弄清楚什么地方能擦边,哪些地方不能碰。灰色地带如果能突破就是创新。 如果突破过度了,那就碰高压线了。”
“硅谷的形成就是一个经典案例。当时,斯坦福大学教授们要搞科研成果转化,必须在大学校园里划出一块地来搞生产。但是斯坦福大学最初的创立者立 了个规矩:大学的领地不准买卖。当时的校长特曼教授非常困惑。这个时候一个教授提出,这个地方既然不能卖,那就租出去。一个‘租’字,一下子就把硅谷最原 始的创新实现了。”王通讯说。
市场化是一个重要方向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才政策的一个较大差距是市场特色不鲜明。”沈荣华认为,我国人才流动还存在“五大拦路虎”: 户口、编制、档案、子女上学、出入境管理。市场化是当前人才政策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
“各级政府建设人才试验区,用行政手段推动人才工作的比较多,而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各类优秀人才的比较少,计划配置人才资源的惯性仍然很大。”沈荣华分析说。
河海大学教授赵永乐发现,许多地方片面依靠优惠政策抢夺人才和互挖人才,仍停留在给票子、给房子等优惠条件比拼上,而在制度建设、营造环境方面普遍下力气不够,造成不同地区之间的恶性人才竞争,出现了“圈地跑钱”的现象。
沈荣华在调研中也发现,很多地方抓人才工作就是“评、评、评”,而人才评价的标准也非常单一,比如以发表了多少文章、有多少专利来评价,至于这些人才适不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则考虑得不够充分。
“吸引人才最大的优势就是走市场,也就是营造一个良好的综合环境。”沈荣华建议,在人才试验区取消人才引进审批制,实行人才引进准入制、备案 制,加快户籍、编制、档案管理等相关制度改革,突破人才流动中的地区、部门、所有制、身份、城乡等制度性障碍,多运用市场手段推进人才试验区建设。
“风险投资是企业领军人才的组织部,他们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选人。”上海张江高科管委会科技创新处处长建议,政府应进一步深化用市场方式选拔企业领军人才,突破学历、职称等传统考量标准,突出市场对人才的个人成就、社会贡献以及创新价值的认可。
在引进人才团队上下功夫
“深圳闯出了华为、中兴通讯在国际通信制造业与发达国家同台竞技同步发展的世界级公司。北京、上海、西安等高校密集的地方,为什么没有?”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马俊如发出了这样的诘问。
根据自己的多年观察,马俊如找到了原因所在:大学密集区学术氛围太浓,学术思维主导了企业创新。“很多教授、院士领头创办企业,一种场合为总经 理,转身又是教授、科学家,名为全心身投入,实为三心二意。没见到教授、院士三心二意创业有大建树的,两头不讨好的倒是常见。科学家不等于科技创新型企业 家。”
马俊如建议,“人才试验区要善于整合大学创新资源,但更要坚持市场化竞争机制;大学和科研院所要以斯坦福为楷模,对企业创新、创业要帮忙而不越位,更不能篡位。”
“创新的文化是求异的文化。一项全新的革命性的技术产生,一定是一种多学科的交叉、不同领域的融合。从创新创业的角度来讲,应该允许不同的人做 不同的事情。”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建议,人才试验区要在引进人才团队上下功夫,“一个团队中有出思想的、出技术的、搞运作的,这样的 创业就很容易成功。”
“很多创新的点子一开始不是成熟的、是隐性知识,这些创新点子需要不断地碰撞融合才会成熟。”王通讯建议,人才试验区应重视“创新管理”,建设一些类似硅谷咖啡屋的“第三空间”,为人才交流思想、碰撞火花提供宽松自由的空间,不让这些创新的点子流失跑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