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人才发展理念的“升级更新”在神州大地悄然行进,一幅以人才工作转变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
对于中国的人才事业发展来说,这是一个新风扑面的春天——
江苏南京出台了“科技九条”鼓励科技人员创业创新,深度开掘“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无限潜能;
甘肃武威通过改革举措让22岁的年轻人成为副县级干部,热切回应“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时代呼唤;
浙江的每个市县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人才发展规划,牢牢打下“系统培养开发人才”的战略基础;
北京中关村喊出了“打造世界一流创业园和孵化器”的豪言壮语,尽情彰显“接轨国际”的高瞻远见;
……
这是一个科学的人才观正在广泛普及的春天,这是一个人才工作大步迈向科学化的春天,这是一个人才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交相辉映的春天。
思路之变
“留人才比留‘家底’更有意义”
“昆山为什么能连续多年雄踞全国百强县榜首?我认为科技支撑、人才引领是重要原因之一。”3月21日,一场“人才强县座谈会”在江苏昆山举行,面对兄弟县市的书记、市长,昆山市委书记管爱国自豪地说。在昆山的词典里,“人才”就是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是科技创新的“发动机”,也是社会进步的“催化剂”,昆山正是依靠人才优势,才不断赢得创新优势、竞争优势。
管爱国的观点在千里之外的甘肃武威得到了呼应。春节前夕,清华大学毕业生焦三牛通过公选成为副县级干部的消息,一时间让这座小城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武威工业薄弱、资源贫乏,未来的发展只能依靠人才。书记一任,如果能为这座城市留下几个能干事的人才,远比留下十亿元‘家底’更有意义。”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说。
一东一西,一富一贫,但共通的是对人才重要性的清醒认识,以及求才爱才的情真意切。
和这两位书记一样,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对于人才工作重要意义的理解和把握,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人才观念。这些理念既是科学发展观在人才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和具体运用,也是推进人才工作科学化的行动指南。
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对这些科学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首次明确提出了“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以用为本是人才发展的重要方针”、“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等10个方面的科学人才观理念。
由于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这些理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热烈响应。各地迅速掀起宣传和普及科学人才观的热潮,通过办讲座、搞征文、树典型等多种方式,努力让这些科学的人才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正深刻感受到,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抓好了人才工作,就牵住了发展的“牛鼻子”。人才工作“书记抓、抓书记”的做法正在成为一股“时代潮流”。
越来越多的地方党委政府感受到,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因此必须在人才工作方面舍得花钱,勇于投入。江苏今年明确要求,各级政府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不低于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广东财政今年用于人才的专项投入将超过10亿元……
越来越多的人才工作者体会到,人才工作不再只是“锦上添花”,而必须做到“雪中送炭”,要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服务。因此,他们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培养、吸引、用好人才,努力实现有为有位……
“如果说,过去有些人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如今在科学人才观的熏陶之下,他们已经很好地补上了这一课。”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赵永贤说,人才工作正处于“上热下热、内热外热”的最佳发展时期。
举措之变
引才不是目的,关键要发挥作用
今年1月,上海为“千人计划”专家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经验经媒体报道后,在人才工作领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谈起体会,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瑜看重一条——人才发展,以用为本,“引才不是目的,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才是关键。”
在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人才发展规划里,“以用为本”和“服务发展、人才优先、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一道,被列为指导未来10年人才工作的方针。而科学人才观的10大理念,则进一步阐述和强调了这些方针。在这些方针和理念的指引下,各地不断推出新政策、新举措,使人才工作呈现出加快发展、加力创新的局面——
“高端引领”是各地矢志不渝的坚持。无锡提出“东方硅谷”建设目标,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使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突破5万人,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突破1万人。广西提出依托重点骨干企业选拔培养千名急需紧缺的高技能领军人才的目标,为重点培育的14个千亿元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系统培养”是各地注重遵循的规律。在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的示范带动下,各地普遍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对各类人才的系统培养提出全面规划。截至2011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15个副省级城市,83%的地级城市、58%的县(市、区)已经出台了人才发展规划;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计划实施人才工程449项,已启动307项;各市(地、州、盟)计划实施人才工程3570项,已启动2388项。
各地还把改革创新作为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争相建立人才特区、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积极探索建立充满活力的科学研究、科学开发和科技创业机制。北京中关村积极建设国家级人才特区,天津加快建设滨海新区人才高地,上海加紧建设浦东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武汉东湖高新区、重庆两江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深圳前海、福建平潭等地也先后启动人才特区建设,通过“特殊政策、特殊机制、特事特办”,努力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
过去常被视为“禁区”的人才体制机制问题,现在也被越来越多的地方在改革中“瞄准”并“触碰”,南京今年提出的“科技九条”就是其中的代表。“九条”包括允许和鼓励科技人员离岗或在职创业,科技人员职务发明收益60%至95%归个人及其团队,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创办企业,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可按至少50%、最多70%的比例折算为技术股份等。这些改革举措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对此,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态度坚决:“就是要破除影响和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的制度障碍,鼓励科技人员投身创业热潮。”
据了解,中央国家有关部门近年来先后制定168项人才政策,正在研究起草的还有140项。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制定人才政策909项,到去年年底已出台378项。其中很多都是针对人才反映强烈、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而提出的突破性的人才政策。希望通过一项项具体政策的改变,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带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成效之变
助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3月29日,在2012年中关村人才特区留学人员创业体系工作会议上,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列举的一组数字,让很多与会代表连连惊叹——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中关村企业总收入接近2万亿元,超过全国88个高新区总和的1/7。中关村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4%……
在这组“漂亮”数字的背后,是另一组数字在强力支撑——中关村130万就业人员当中,硕士以上学历的有20万人,留学归国人员约2万人;全国两院院士1/3以上聚集在这里;北京98名创业类“千人计划”专家中,90名以上聚集在这里……中关村的成功,从一个侧面佐证: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人才优先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
除了对新兴产业的引领之外,人才工作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作用也逐步展现在人们面前——
科技原创能力不断增强,助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广东引进的“光启团队”,继2010年自主成功研发全球第一款高增益、小型化9频射频器件后,2011年又研发出居全球领先地位的应用型亿级结构隐形超材料,回国短短两年多时间,团队完成了1179件知识产权覆盖,占全球过去10年超材料技术专利申请总量的80%。
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实现“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变。位于江苏张家港的沙钢集团高度重视创新平台的建设,斥巨资组建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研究院,高薪聘请国际著名工学专家出任院长,很短时间就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使集团从一家小型集体企业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连续3年入围世界500强。
除此之外,人才工作的推进还产生了一个奇妙的“副作用”——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滚雪球”效应。“千人计划”专家陈十一担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后,发挥自身学术影响力,引进了包括陈峰、刘一军等“千人计划”专家在内的60多位国内外杰出人才,打造了湍流与复杂流动领域国际一流的研究团队。中国商飞引进了李东升、陈清焰等6名“千人计划”专家,并以他们为核心,吸引到443名海外人才投身我国大飞机研制工作……随着人才源源不断地聚集,他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正愈发壮大。
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亿人,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6.6%,江苏等省的人才贡献率已经超过30%。
数字让人欣喜,因为它们说明了人才工作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数字也让人更加期待,因为它们清楚地反映出在很多地区人才工作的“能量”还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人才作为“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作用还需得到更深层次的释放。
随着各地对于科学人才观贯彻得更加深入、践行得更加自觉,这些科学的理念正化作一双双强劲有力的“翅膀”,载着人才工作在科学化的航线上飞得更好、更远,向着人才强国全速行进。(盛若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