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记者吴晶)根据1日在京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2010》,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潜力巨大,但仍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期待发展。
基于过去4年对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跟踪研究,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与世博集团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发布了《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2010》。
白皮书指出,“十一五”规划期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基本建立健全,监察制度和体制进一步完善;服务企业规模逐渐变大,从业人员素质有所提高;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化趋势正在形成。但是,白皮书同时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业务重心转向中国市场,本土员工沟通异国员工的机会增多,对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诸多新挑战。
据了解,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共设立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4.9万家,拥有从业人员18.8万人。人力资源服务内容已从最初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等逐步发展成为培训、人员测评、服务网站建设及高端人才寻访等,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咨询渐渐成为行业发展热点。同时,人力资源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共设立固定交流场所2万多个,网站6000多个,年浏览量超过百亿人次。随着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监管体系日渐完善。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司长毕雪融说:“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必须以战略的眼光认识和看待人力资源服务业。”
她指出,当前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仍表现为人口压力,需要在人才选拔培养、创新创业环境改善等方面采取措施,这些都离不开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支撑。要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具体措施主要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围绕重点领域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及发布;推进各地在中心城市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在建设一批龙头企业的同时鼓励发展有市场有特色的中小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加强立法监管,着力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市场信息系统;发布行业发展报告,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从业资格认证体系等。
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萧鸣政指出,去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大力倡导“保姆式”人才服务的理念。但是,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大部分还处在招聘、派遣等行政事务处理的初级阶段,在管理、咨询、教育培训和外包等中高端服务上亟待加快提升。“高端服务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研发力量薄弱,国家应重点予以扶持。”
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协会秘书长赵乃真说,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为人力资源服务业申请加入产业目录、研讨产业政策、确立统计渠道、制定行业标准等加紧工作,相信未来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将更加“给力”。
据悉,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出现了一批以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军企业。从1984年开始,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已为2.2万家中外企业的64万名员工提供了全国范围的人力资源服务,2010年公司整个营业规模达292亿元。
有专家预测,目前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产值达2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