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低的门槛和成本,实现最符合自身意愿的流动,并在此基础上用最短的时间实现最佳的配置,使人才得到最快的成长和最充分的发展,获得最合理的收益,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做出最大的贡献
李克强总理最近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人才红利不可小视;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除了要释放改革的最大红利,还要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在人才方面的潜在优势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竞争优势,如何收获和释放“人才红利”,并且充分发挥其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收获人才红利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进一步发挥人才优势作用进而转化为人才红利,还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如,人才素质、竞争力特别是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与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人才制度和发展环境与国际一流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有效应对全球人才争夺带来新的挑战的能力还不够。面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机遇和挑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将人才潜力转化为人才红利。
必须突出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人才优先布局,加大人才投入,真正从依靠物力资本投入驱动转向依靠人才、科技创新驱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运用前沿技术生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努力形成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方式,构建未来发展新的竞争优势,构建未来发展新的增长引擎。
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科技在培育人才优势上的基础性作用。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围绕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学科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增加科研和教育投入,加快具有国际水平实验室的建设,提升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国际化水平,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吸引和造就在国际上具有名声的机构、学科以及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大师和优秀人才。同时,加大对职工教育资金投入、政策倾斜,积极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加大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让有技能的从业人员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
必须突出以用为本,建立健全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和平台载体。坚持以重大项目工程为平台,促进项目工程与人才工程的有机结合,实行政策聚焦、服务聚焦,形成项目、人才、资金、政策四位一体的互动机制,以此吸引、集聚、培养、造就人才。要积极打造创新集聚平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重要骨干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积极打造创业发展平台。健全人才创业服务体系,积极培育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加大人才创业载体、孵化平台、创业苗圃、共性平台等建设力度,扶持创新企业创业发展,提供优质创业服务。
必须创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人才制度。一方面,要顺应人才聚集于此、发展于此、成功于此的普遍需求,建立具有全球发展视野、突出公正平等价值、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强调市场配置作用、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等方面普遍特征的制度,为吸引、集聚、造就世界一流人才预留接口。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凸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中国优势的人才制度,全球范围内独特的优势。以最低的门槛和成本,实现最符合自身意愿的流动,并在此基础上用最短的时间实现最佳的配置,使人才得到最快的成长和最充分的发展,获得最合理的收益,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做出最大的贡献。
必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运用现代科技园区的理念,构建科技经济人才效益突出、创新创业创造卓越、工作生活学习一体、产业城市社区融合、宜居宜业宜学、充满活力激情的新一代科技园区,使各类人才能够在此成长、发展,将凝聚在自身的知识、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中国经济升级转型,实现全面的发展。